
【私董觀點】創業?先搞懂「麻將理論」!
幾個國際創業圈及投資圈的朋友來台灣參訪,我特地為他們接風洗塵,李董事長問到台灣創業圈都關注哪些投資「風口」?我說,在台灣,風口的風不夠大,撐不起一頭飛豬!所以我們在輔導創業家時很少教他們去當頭「會找風口的豬」,倒是常鼓勵他們當個「會打麻將的人」。 李董事長大笑,「這有意思,願聞其詳!」 我說,我這「創業麻將理論」有三層涵義。第一層涵義,就是「先上牌桌再說!」創業重點其實並不在於是否有一手好牌,而是你必須先上牌桌,然後在打麻將的過程中,不斷的換牌,然後組出一個能夠胡牌的牌型。作為創業家,終有一天回首前塵,你一定會覺得創業當初說的話真是鬼扯,後面發生的故事根本不在劇本之中。你根本守不住當初的美好想像,你必須不斷換產品服務、換商業模式、換目標市場、換董監事、甚至得換掉團隊成員!李董笑說,「確實如此,每個行當都有創業機會,與其到處追逐風口,不如直接下場打牌!與其抱怨牌不好,不如隨時準備換牌!」 創業麻將理論的第二層涵義,是「取捨」。新創企業資源極其有限,領導者的管理能量也有限,不可能什麼生意都做,因此在事業的經營過程中,必須如同打麻將一樣,不斷的摸、碰、

【私董觀點】請把你的價值翻譯給我聽
台灣的創業家很喜歡談技術,但創業家很容易忽略,如果不懂得如何把技術價值「翻譯」成投資價值,新創企業的價值可能被嚴重低估! 張總,一位技術底子很強的創業家,他的企業生產三種產品,第一種毛利率高達60%,第二種毛利率30%,第三種毛利率不太好,只有10%,由於第三種產品所佔比重不小,因此整體的毛利率被拉低了。這位創業家希望增資,新購設備以擴大產能,但透過朋友送出過幾次增資計畫書給創投後,始終石沈大海。我們經過幾次閉門對話、檢視張總的增資計畫書、並到工廠現場了解實況之後,我們發現這家公司技術紮實,能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規格需求。他的問題並不在技術面或市場面,而在沒有能力說清楚公司的核心價值以及經營邏輯。簡單的說,就是「他不會講投資人聽得懂得話」! 我問他,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三個產品?張總的草根性很強,相當直爽。他很爽朗的說「唉唷,有錢就賺,我的技術比同業好,有人下單我還有產能就接!」 他答得隨意,投資人讀到的,卻是「我若將錢投資給你,你可能會亂花錢在不賺錢的生意上!」 「冤枉啊!大人!」張總不禁喊冤。與他再深談後,發現他非但不是個亂花錢的老闆,其實是個懂得